專營標籤貼紙,標籤機,條碼機,傳真機,條碼貼紙
    關於我們   標籤資訊   最新訊息   常見問題   條碼貼紙規格列印測試   聯絡我們
最新訊息 > 旅游拉動的“頭腦風暴”

文章来源:http://news.ifeng.com/a/20180206/55805721_0.shtml

原標題:旅游拉動的“頭腦風暴”本報記者李樊深入淺出培養旅游意識2017年11月末,“全域旅游之鄉村旅游暨旅游扶貧培訓班”在敦化市召開,來自16個鄉鎮的近百名村書記、鎮長、林場及鄉村旅游經營點負責人參加培訓,主講人是敦化市旅游發展局局長王啟立。問:“農戶家里前后院,養沒養雞?養沒養大鵝?”學員答:“養啊!”問:“大鵝會排成一排,立正、稍息、向左轉嗎?”學員答:“那不會。”說:“找人訓練,讓鵝做表演啊!”學員疑惑:“整那玩意干啥?訓練得花錢。殺了又多賣不了錢。”啟發:“會表演的鵝聰明不?”學員答:“聰明!”繼續啟發:“聰明的鵝下的蛋,是不是聰明的蛋?聰明的鵝蛋,有沒有賣點?”一想起培訓課堂的問答情景,大石頭鎮農技站張雨就樂得合不攏嘴。一心專注于以良種、新農技來幫助農民增收的他,不曾想過旅游能給現代農業帶去資源裂變。他說,培訓讓人意猶未盡,思路大開。深受啟發的還有敦化市賢儒鎮新興林場月牙灣景區的副場長王曉光。停止商業采伐,林場面臨發展轉型,縱然知道旅游是個好方向,卻不知從何入手。也考察過一些林旅項目,可在林業人眼里,樹都是那些樹,林還是那片林,美歸美,怎么引人來、怎么去盈利,都是新挑戰。住了半輩子的那方水土,做住宿、做餐飲的特點、亮點、賣點又是什麼,林場職工們沒誰能說明白。得知林場的困惑,王啟立說,“你們手藝這么好,這就是資源!為啥不做點老式的木搖床,讓傳統木幫文化與關東老記憶融合啊!”一句話,讓在座的林業人茅塞頓開。現在,不僅完成了木搖床的設計,單人的、雙人的床體雛形也都做了出來。建構本土旅游人才體系在“旅游圈”摸爬滾打7年有余的王啟立,見證了敦化旅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由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深刻變革。他也從漫長的實踐中意識到,單憑引進外力并不足以彌補旅游人才日益增長的缺口。旅游引智工程往往解決的是專業化的頂層設計問題;而對于一個地方小城來說,旅游業的從業主體,大多數還是當地人。為此,自2015年起,敦化市便著手培養本土旅游人才。王啟立回憶,2015年,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區榮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揭牌,是當地的大喜事。為促使旅游業發展步入快車道,敦化針對全市400多名機關干部開展了培訓,選拔旅游人才。并啟動全市機關單位人員參與“我為旅游做件實事”活動,引入考核機制,提高全市推動旅游業發展的熱情與積極性。2016年,敦化躋身國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搭建多維度、多層次的旅游人才體系被提到日程。王啟立介紹,為助推全域旅游發展,敦化市成立旅游協會,以“總會+10個分會+黨支部”模式,將旅游局、景區、旅行社、餐飲業、住宿業、客運、志愿者、微公益、導游員等上千人凝聚在一起。不定期組織公益、旅游節事等活動,加強人才間的交流互動。隨后,敦化市舉辦全域旅游從業人員培訓班,200多名景區、旅行社、星級飯店和旅游推介單位的旅游從業人員匯聚一堂,跟著國內知名旅游專家學習全域旅游理論與實踐、敦化旅游目的地營銷與服務、敦化旅游發展現狀、自媒體制作與應用等旅游業前沿知識。正是有了源自產業預判的緊迫感,才有了時不我待、爭分奪秒構筑本土旅游人才體系的敦化速度。目前,敦化已經在16個鄉鎮、70多個部門布局“旅游專干”,并圍繞“一區八基地”“雙百億工程”的全域旅游規劃發展框架,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地重點培育鄉鎮村屯干部和涉旅企業管理人員。成功逆襲的小村莊“小山雖小,名氣很大。”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到敦化市雁鳴湖鎮小山村調研時指出,小山村是我省農業轉型新典范。小山村,距敦化市67公里,東與黑龍江省接壤,地處雁鳴湖國家級濕地腹地,坐落于美麗的雁鳴湖畔,是東游鏡泊湖景區、西覽敦化六鼎山景區的必經之地。坐擁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基礎,卻曾經一度是“臟亂差”的后進村落。如何實現轉型?2013年,小山村黨支部決定,以旅游業作為突破口,讓旅游帶動全村經濟的發展。“那時候,農民們都沒咋聽說過旅游業。但村里也有幾十戶決定跟著我們干。”村支書史學良很少提及轉型之難,他帶著記者沿著平整的柏油村路走了走。深冬時節,冰封的雁鳴湖開闊壯美,偶有野鳥飛過。冰面上,搭起了3棟弧頂的小冰屋。不遠處,十幾位農民正在開冰捕魚。6艘觀光船整齊停靠在碼頭岸上,10多棟木本色的民宿木屋臨水而建,新修的旅游廁所內部整潔明亮,6棟溫室大棚里果蔬長勢喜人。每個村路口,都有木制架構、白底黑字的旅游路牌,清晰指引著停車場、碼頭、雁鳴湖漁港、農副產品展示廳、衛生間、出口等方向。不大的村子里,新開業的便利商店、飯館和旅館隨處可見,大部分在開門迎客。4年間,隨著廣州、四川的客人住在村里旅館過大年,上千人涌入村里看薩滿冬捕,絡繹不絕的游人到村里賞花買農產品,無論從村容村貌,還是村民的收入水平,小山村都發生了巨變,當初那個不為多數人理解的以旅游業帶動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慢慢實現了。據介紹,2017年,小山村僅花海這一項門票收入就達到了10萬元。“種地、養魚我們在行,旅游方面不咋懂。如果沒有專業人士指導,很難做成集湖光山色、水上人家、民間小宿、花海世界、住宿餐飲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服務體系。”史學良說,小山村旅游業的飛速發展,不僅得益于村干部的心齊、村民們的陸續參與,更得益于敦化市對鄉村旅游人員的大力培育。尤其是近幾年,關于新媒體運營、廚師技能等培訓,都是非常實用而寶貴的。現在,不少小山村的村民都萌生出一個新夢想——3年后,旅游收入超過種植業收入,把旅游名村品牌叫得更響。長春理工大學社會學專家卜長莉說,小山村的發展只是我省以旅游推進鄉村經濟轉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鄉村旅游發展已經成為我省農村發展、農業轉型、農民致富的重要路徑之一。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卜長莉建議,本土人士不妨活用旅游思維,謀劃城鄉未來發展,將生態優勢轉化為旅游發展優勢。

關鍵字標籤:獎勵旅遊推薦